首页> 肿瘤科> 子宫内膜癌> 为什么会患子宫内膜癌?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可能包括雌激素过度刺激、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长期雌孕激素替代疗法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方案。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1.雌激素过度刺激
雌激素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增生,当其过度刺激时,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针对雌激素过度刺激引起的子宫内膜癌,可遵医嘱使用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
2.肥胖
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组织会产生大量雌激素,导致雌激素受体表达增强,进而引起子宫内膜细胞过度生长,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对于肥胖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减重手术如胃旁路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减少食物摄入和改变消化吸收路径来控制体重。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促使垂体前叶分泌更多的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间接地刺激卵巢合成和分泌更多的雌二醇。高水平的雌二醇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改善糖代谢水平是防治糖尿病相关子宫内膜癌的关键。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可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4.高血压
高血压会引起血管壁硬化、狭窄等病理变化,影响子宫内膜的血液供应,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子宫内膜病变。控制血压是预防高血压相关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
5.长期雌孕激素替代疗法
雌孕激素替代疗法中使用的外源性雌孕激素会影响体内雌孕激素平衡,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停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是针对此原因所致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干预措施。若无法停用,则应调整用药方案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和MRI扫描,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2024-03-29 11: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子宫内膜癌 (子宫体癌,子宫癌)

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子宫内膜癌远低于子宫颈癌,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本病高于子宫颈癌,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等体质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