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做什么检查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慢性附件炎可以通过腹部超声检查、阴道分泌物培养、腹腔镜检查、后穹隆穿刺术、CT检查等进行诊断。由于附件炎可能引起不孕等严重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
1.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附件区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团块。患者需要空腹至少6小时以上,排尿后平卧于检查床上,医生会在下腹部涂抹耦合剂并使用探头扫描整个盆腔区域以获取图像信息。
2.阴道分泌物培养
阴道分泌物培养是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及致病菌种类的一种检测方式。对于慢性附件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通常在医院门诊由专业医护人员协助完成,取样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数天后得出结果。
3.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在麻醉状态下将微型摄像头插入腹腔内进行拍摄和采样的微创手术,可直视病变部位并取得病理标本,对慢性附件炎等疾病的确诊有重要作用。此为有创操作,需住院并在全麻或局部麻醉下执行;医生会沿着自然孔道置入腹腔镜器械进行观察与活检。
4.后穹隆穿刺术
后穹窿穿刺术是一种简单的诊断性操作,通过抽取腹膜后的液体来帮助判断是否有炎症或其他疾病存在。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者的后腰部进行穿刺,抽取少量腹膜后液体进行检验。
5.CT检查
CT检查能够显示子宫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情况,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肿块、积液等问题。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接受螺旋式扫描,期间可能会感觉到轻微不适但不必紧张。
上述各项检查前应避免进食固体食物以及含气体饮料,以免影响超声波成像效果或引起肠胀气干扰腹腔内情况评估。

2024-04-01 15: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 腹膜等处发生感染时的炎症的总称,慢性附件炎大多发生在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各种妇科手术后,以及在放置宫内避孕器之后,这时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其自然的防御有了损伤,使细菌得以进入创面使之感染而得病。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