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是中毒症状重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包括发热、拒乳、反应低下、黄疸、瘀点瘀斑等,这些症状若持续出现,应立即就医。
1.发热
由于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和炎症反应加剧,产热大于散热而出现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新生儿败血症中,且可能伴有其他感染迹象如咽部红肿等。
2.拒乳
拒乳可能是由疼痛、不适或其他并发症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时,细菌内毒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会导致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的症状。拒乳通常发生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阶段,是新生儿对疾病的生理防御反应。
3.反应低下
反应低下的原因很多,包括缺氧、代谢紊乱或神经系统的损伤。新生儿败血症时,由于感染性休克等原因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影响其意识状态。反应低下可能表现为吸吮能力差、肌张力减退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4.黄疸
黄疸的发生与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新生儿败血症可引起肝功能受损,间接胆红素不能正常转化为直接胆红素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黄疸。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开始出现,可通过皮肤、眼白等部位明显看出。
5.瘀点瘀斑
当凝血因子缺乏或循环血液凝固性增高时,容易形成微血管栓塞,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时,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瘀点瘀斑通常分布于全身各处,但以皮肤较为娇嫩的部位更为常见,如颈部、腋下等。
针对新生儿败血症,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血培养等检查项目来确诊。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进食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皮疹出现,并确保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营养摄入。

2024-04-06 16: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败血症 (胎热,胎毒,疮毒走黄)

新生儿败血症(septicemiaofnewborn)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儿时期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随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的深入,败血症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扩大,包括内源性感染因子(如肠道菌丛)启动以后所引起的全身炎症与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一般主要是指血液中有细菌存在并持续繁殖,通过血培养可获得阳性细菌结果的一种病理过程,在具有细菌-免疫学诊断方面的证据,而并未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时也可做出诊断。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