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消化不良>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中成药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中成药包括醒脾养儿颗粒、婴儿健脾散、健胃消食片、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以及健脾生血颗粒。由于小儿消化不良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
1.醒脾养儿颗粒
醒脾养儿颗粒用于脾气虚所致厌食、腹泻或盗汗等。本品能运脾开胃。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婴儿健脾散
婴儿健脾散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食欲不振,伤食腹泻等症状。本品有健脾益胃,消胀止泻之功效。新生儿至一岁儿童酌减。若大便次数增多且有脱水倾向时应到医院就诊。
3.健胃消食片
健胃消食片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吞酸等。本品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用于小儿饮食不当导致的咳嗽痰多、胸闷作呕的症状。本品具有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的功效。运动员慎用。服药3天后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就医。
5.健脾生血颗粒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形体瘦弱。本品可以补气健脾,养血安神。服药同时应定期监测血象和铁蛋白含量。注意观察是否有黑便的情况出现。
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前需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针对小儿消化不良,家长应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肥肉、坚果等。

2024-03-16 12: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消化不良 (完谷不化)

完谷不化是中医术语,而西医称为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 症状起因: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可由特发性、先天性、炎症性、传染性或胰腺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如乳糜泻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原发性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小肠粘膜缺乏 某种肽酶,不能把麸质代谢产物α麸蛋白彻底分解,而麸蛋白对小肠粘膜有强烈损害作用。进食的麸质在肠粘膜局部刺激lgA抗体产生,而且可与lgA形成抗原-抗体原复合物,沉积于肠粘膜,在补体参与下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肠粘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热带性和非 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小儿乳糜泻。流行于热带地区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以慢性脂肪泻、多种营养素缺乏,口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性,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小儿乳糜泻和非热带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病人,主要是不能耐麸质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 可能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性溃疡 糖尿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