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细菌性痢疾> 小儿细菌性痢疾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可采取抗生素治疗、肠道菌群调整、补液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措施。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通过杀死致病菌来控制细菌感染,具体使用由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决定。主要用于确诊为细菌性痢疾且存在细菌耐药风险时。
2.肠道菌群调整
通过口服含有有益菌群的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来恢复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适用于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诱发的腹泻或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
3.补液治疗
轻至中度脱水患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重度以上脱水则需静脉输液。对于所有疑似或确诊为细菌性痢疾者均应密切监测其临床表现及电解质水平,并酌情调整补液方案。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旨在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以促进机体康复,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营养品如氨基酸配方粉。适合于儿童在患细菌性痢疾期间由于食欲减退或吸收障碍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
家长还需注意患儿的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此外,建议患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免再次发生感染。

2024-03-16 13: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细菌性痢疾 (小儿杆菌痢疾,小儿杆菌性痢疾,小儿急性痢疾,小儿慢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病原菌是肠杆菌科志贺菌属(shigella),也称痢疾杆菌(dysenteriae)。该病为小儿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中毒性菌痢是其中最重要的临床类型,可发生频繁惊厥、休克、呼吸衰竭,易发生死亡。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