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败血症> 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要点

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要点

发病时间:不清楚

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要点

补充说明: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要点

a******W 2022-03-28 17:39

新生儿败血症 颅内压增高 头孢噻吩 甘露醇 细菌性感染 脑水肿 呋塞米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要点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感染控制措施以及颅内压增高管理。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需选择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噻吩、苯唑西林等。支持疗法着重于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态,包括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环境清洁。颅内压增高管理需密切监测患儿的颅内压变化,及时处理高颅压症状,可使用甘露醇进行降颅压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针对细菌性感染的主要手段,通过使用特定的抗生素来杀灭或抑制病原体。在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且存在明确致病菌时,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2.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旨在维持患儿的生命体征平稳,包括营养支持、输液等。对于重症或并发症较多的病例,支持疗法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3.感染控制措施
感染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隔离患儿、严格消毒环境及物品,并加强手卫生。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对所有疑似或确诊患者均需严格执行。
4.颅内压增高管理
颅内压增高管理涉及监测患儿的脑水肿情况,必要时给予降颅内压药物如以减轻压力。当新生儿败血症伴随有颅内并发症时,需要严密监控颅内压变化,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快速诊断至关重要。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喂养困难等症状,一旦怀疑应及时就医。

2024-02-15 16: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败血症 (胎热,胎毒,疮毒走黄)

新生儿败血症(septicemiaofnewborn)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儿时期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随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的深入,败血症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扩大,包括内源性感染因子(如肠道菌丛)启动以后所引起的全身炎症与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一般主要是指血液中有细菌存在并持续繁殖,通过血培养可获得阳性细菌结果的一种病理过程,在具有细菌-免疫学诊断方面的证据,而并未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时也可做出诊断。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

适用药品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消栓通络片

本品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能。用于血脂增高,脑血栓引起的精神呆滞,舌质发硬,言语迟涩,发音不清,手足发凉,活动疼痛

头孢克肟胶囊

本品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处),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壮汉球菌、大肠球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引起的以下细菌性感染疾病: 1.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 2.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3.胆囊炎、胆管炎; 4.猩红热; 5.中耳炎,鼻窦炎等。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本品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本品敏感的病原体引起的下列感染:1.尿道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前列腺炎、淋病、膀胱炎、附睾丸炎、宫内感染、肾盂肾炎、肾盂炎、肾盂膀胱炎等。2.浅表性化脓性感染:痤疮、扁桃体炎、肩周炎、毛囊炎、脓皮症、疖、疖肿症、痈、蜂窝组织炎、汗腺炎、皮脂囊肿粉瘤、乳头状皮肤炎、甲沟炎、脓肿、鸡眼继发性感染、咽炎、泪囊炎、眼睑缘炎、麦粒肿、牙龈炎、牙冠周围炎、牙科性上腭窦炎、感染性上腭囊肿、牙周炎、外耳炎、外阴炎、阴道炎、创伤感染、手术后感染。3.深部化脓性疾病:乳腺炎、淋巴管(结)炎、颌下腺炎、骨髓炎、骨炎。4.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异型肺炎、肺部化脓症。5.梅毒。6.中耳炎、副鼻窦炎、颌下腺炎。7.痢疾、肠炎、感染性食物中毒、胆管炎、胆囊炎。8.腹膜炎。9.败血症、菌血症。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