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坏血症> 坏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坏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坏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补充说明:坏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2021-08-18 17:24

坏血症 维生素C缺乏 出血倾向 骨骼 维生素C 铁缺乏 手术 创伤 长期发热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朱中山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擅长:肺癌、肝癌、乳腺癌、肠癌、鼻咽癌等肿瘤的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工作

提问

坏血症是因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有出血倾向及骨骼病变的疾病,即“维生素C缺乏症”,若维生素C缺乏严重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可引起体内铁缺乏 。一般由维生素C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消耗过多引起。比较常见于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人群,日常生活中过度烹煮等也会使维生素C损失;存在消化道疾病易引起维生素C吸收减少;因为维生素C能够促进胶原合成,所以手术、创伤患者需要量增加,而长期发热、感染者消耗增多等。以上因素均可引起维生素C缺乏。

2021-12-17 16: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C缺乏

坏血病(scurvy)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ascorbic acid,抗坏血酸)所引起的周身性疾病,现时一般少见,但在缺少青菜、水果的北方牧区,或城、乡对人工喂养儿忽视辅食补充,特别在农村边远地区,仍因喂养不当而致发病。

  • 症状起因:1.摄入不足 如孕母营养适当,小儿出生时有适宜的维生素C储备,脐血血浆维生素C含量比母血浆高2~4倍,故3个月以下婴儿发病较少。但如孕母饮食缺乏维生素C,新生儿也可患坏血病。正常人乳含维生素C约40~70mg/L(4~7mg/dl),可满足一般婴儿的需要。人乳中维生素C含量与乳母摄食维生素C多少成正比例。如乳母饮食缺维生素C,其乳儿可患坏血病。新鲜兽乳所含维生素C比人乳少,牛乳中含量一般只有人乳的1/4,经储存、消毒灭菌及稀释等手续后,所存无几。因此,用牛乳、羊乳或未强化乳粉、奶糕、面糊等喂养的婴儿,如不按时补充维生素C、水果或蔬菜,极易发生坏血病。年长儿发生坏血病是因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所致。 2.需要增加 新陈代谢率增高时,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生长活跃时,体内组织的维生素C含量锐减。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维生素C的需要量相对较正常婴儿为大,应予较多补充。热性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如腹泻、痢疾、肺炎、结核等病时,维生素C需要量都增加,如患病时间较长,且未增加维生素C摄入,易并发轻重不等的坏血病。 3.其他因素 如长期摄入大量维生素C,其分解代谢及肾脏排泄增加以降低血浆维生素C浓度。如突停用大量维生素C,可发生坏血病。孕期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新生儿即使生后每日摄入常规量的维生素C,仍可能患坏血病。

  • 可能疾病: 坏血病 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营养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