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哪些药物会导致抗核抗体阳性
补充说明:哪些药物会导致抗核抗体阳性
2022-03-26 23: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服用抗疟药、异烟肼、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环磷酰胺等药物可能会导致抗核抗体阳性。如果抗核抗体持续升高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症状出现,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1.抗疟药
使用抗疟药后,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导致出现假阳性的抗核抗体结果。因此,在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前需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异烟肼
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病药物,能够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干扰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对于异烟肼引起的抗核抗体阳性,通常停用异烟肼后可自行恢复。
3.普鲁卡因胺
普鲁卡因胺能诱导自身抗体产生,使体内产生针对细胞核成分的抗体,导致抗核抗体阳性。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维生素C、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具有肝毒性作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影响肝脏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从而诱发抗核抗体阳性。如果患者的抗核抗体阳性是由苯妥英钠引起的,则需及时停药并调整用药方案。若停药后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5.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化疗药物,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可能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新的自身抗体,导致抗核抗体阳性。对于由环磷酰胺引起的抗核抗体阳性,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等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中的嗜异性抗体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自身抗体谱分析,如抗dsDNA、抗SM抗体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024-03-07 11:0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服用抗疟药、异烟肼、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环磷酰胺等药物可能会导致抗核抗体阳性。如果抗核抗体阳性持续存在或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症状相伴,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1.抗疟药
使用抗疟药后,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导致出现假阳性的抗核抗体结果。因此,在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前需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异烟肼
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病药物,能够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干扰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对于异烟肼引起的抗核抗体阳性,通常停用异烟肼后可自行恢复。
3.普鲁卡因胺
普鲁卡因胺能诱导自身抗体产生,使体内产生针对细胞核成分的抗体,导致抗核抗体阳性。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维生素C、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具有肝毒性作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影响肝脏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从而诱发抗核抗体阳性。如果患者的抗核抗体阳性是由苯妥英钠引起的,则需及时停药并调整用药方案。若停药后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5.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降低机体对抗原的敏感性,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但同时也会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自身抗原,导致抗核抗体水平升高。对于由环磷酰胺引起的抗核抗体阳性,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更换其他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中的嗜异性抗体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进展。
2024-04-17 05: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相关疾病: 少年儿童葡萄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性巩膜炎 炎性肠病性关节炎相关巩膜炎 红蝴蝶疮
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
医院参考价:¥15-¥60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康复新液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内服:用于淤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康复新液
胸腺肽肠溶胶囊
用于:1.用于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18岁以后胸腺开始萎缩,细胞免疫功能减退;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5.肿瘤的辅助治疗。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