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双环醇> 双环醇停药后反弹怎么办

医生回答(1)

李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双环醇停药后反弹可以考虑采取肝功能生化指标监测、保肝治疗、肝脏活检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肝功能生化指标监测
通过定期检查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适用于监测长期服用双环醇或其他肝毒性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情况。
2.保肝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甘草酸制剂等非处方药品以辅助改善肝脏功能。对于因双环醇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在停药后可考虑应用以促进恢复。
3.肝脏活检
活检是在局部麻醉下取出一小块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炎症或纤维化。当需要精确评估肝脏受损程度时,例如判断是否发生严重纤维化或肝硬化,活检是必要的。
在停用双环醇后发现肝功能反弹,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指导。除上述建议外,还应注意避免酒精和其他已知肝毒性的物质,并保持均衡饮食以支持肝脏健康。

2024-03-16 15: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红素钙结石

胆红素钙结石其主要成分除胆红素外,尚含有少量钙盐和有机物(细菌、虫卵或上皮细胞)。结石可存在胆总管内,亦可遍布于肝内外胆管系统,但很少在胆囊内发生。

  •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 可能疾病: 小儿胆道蛔虫症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肝胆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