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山茱萸> 山茱萸生牡蛎生龙骨治疗自汗

医生回答(1)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山茱萸、生牡蛎、生龙骨、黄芪、浮小麦等药物可用于治疗自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及时就医。
1.山茱萸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入肝肾经,通常煎服或研末服用。山茱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对于自汗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本品还能够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对于因肝肾亏虚引起的自汗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2.生牡蛎
生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多用于煎汤内服。生牡蛎能敛阴潜阳、软坚散结、平肝疏郁,主治阴虚烦渴、心悸失眠、眩晕、瘰疬瘿瘤、癥瘕积聚、惊悸怔忡、烦躁不安等病症。其含有的碳酸钙、磷酸钙等成分,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自汗的症状。
3.生龙骨
生龙骨味甘,性平,归心、肝、肾经,可磨粉后吞服或用水煎煮后代茶饮。生龙骨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由心神不宁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因此,生龙骨对自汗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4.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肺、脾二经,多用煎剂或浸酒饮用。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自汗是由于表虚不固导致的,所以使用黄芪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5.浮小麦
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穇子的未成熟果实,晒干后碾碎成粉末,可用作中药,也可作为食材加入粥类食物中食用。浮小麦性凉,味甘,入心经,具有除热、止汗的作用,常用于缓解盗汗、自汗等情况。从中医角度出发,上述症状多由体内阴阳失衡所致,而浮小麦可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改善这些不适表现。
患者在治疗自汗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2024-01-16 06: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自汗肢冷

自汗肢冷,由久病重病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所致或外感温热病的后期,患者气阴大伤,气不摄津,卫阳不固所致,主要表现为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且手脚冰冷。

  • 症状起因:由久病重病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所致或外感温热病的后期,患者气阴大伤,气不摄津,卫阳不固,津液外泄而汗出。

  • 可能疾病: 肺气虚 肺衰 肾虚 肾虚腰痛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