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乳腺炎反复高烧怎么办
补充说明:急性乳腺炎反复高烧怎么办
a******W 2022-03-24 22: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急性乳腺炎反复高烧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退热药、物理降温、乳房排空、切开引流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此措施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乳腺炎反复高烧,可有效抑制或杀死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
2.退热药
退热药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常用非处方药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这些药物能够降低体温,缓解由急性乳腺炎引起的发热症状。
3.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可以通过温水浴、湿毛巾敷额等方式进行,需要保持水分平衡并避免过度冷刺激。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散热,改善不适感,在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时效果更佳。
4.乳房排空
乳房排空需定期手动挤奶或使用泵奶器将乳汁完全排出,每日至少一次。此举旨在减少乳汁滞留,防止进一步的细菌滋生及扩散;对于急性乳腺炎有积极影响。
5.切开引流术
切开引流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小手术,在医生指导下操作,一般在门诊完成。此方法可以直接清除患处的脓液,促进愈合过程;适用于经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较大肿块者。
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体温和乳房状况,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024-04-05 15:4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急性乳腺炎(acute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蒲公英颗粒
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疗肿、乳腺炎等症。
头孢地尼分散片
对头孢地尼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鲁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菌株所引起的下列感染:1.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2.中耳炎、鼻窦炎;3.肾盂肾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4.附件炎、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5.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或手术伤口的继发感染;6.毛囊炎、疖、疖肿、痈、传染性脓疱病、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甲沟炎、皮下脓肿、粉瘤感染、慢性脓皮症;7.眼睑炎、麦粒肿、睑板腺炎。
头孢妥仑匹酯片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卡他布兰汉氏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摩根氏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属中,对本剂敏感菌引起的下述感染症。 毛囊炎、疖、疖肿症、痈、传染性脓疱疮、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结)炎、化脓性甲沟炎、瘭疽、皮下脓肿、汗腺炎、感染性粉瘤、慢性脓皮病。 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及手术创面等的浅在性继发性感染。 咽喉炎(咽喉脓肿)、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患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 肾盂肾炎、膀胱炎。 胆囊炎、胆管炎。 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 中耳炎、副鼻窦炎。 眼睑炎、麦粒肿、眼睑脓肿、泪囊炎、睑板腺炎。 牙周炎、牙冠周炎、颌炎。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急性副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等;其他感染: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乳腺炎、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