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梗走路不稳吃什么药
补充说明:脑梗走路不稳吃什么药
a******W 2022-03-23 19: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梗后走路不稳可以考虑使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依达拉奉、甲钴胺、吡拉西坦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脑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适用于血脂异常患者的降脂治疗,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导致的步态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乏力等,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2.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用于预防血小板聚集,减少再次发生脑梗的风险。脑梗患者服用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止血液凝固,从而减轻行走时的不稳定感。 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出血倾向及全血细胞计数。严重肝损害者禁用。
3.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神经元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脑梗后遗症中可能会出现步态不稳的情况,此时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缓解不适的作用。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调整剂量。
4.甲钴胺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衍生物,在体内参与核酸合成,促进叶酸代谢,有利于脑部受损组织修复。因此,脑梗患者出现走路不稳的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药物进行调理。 对本品过敏者以及妊娠期妇女禁用。
5.吡拉西坦
吡拉西坦通过增加大脑内蛋白质合成来提高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对脑梗死后遗症引起的运动协调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针对脑梗后遗症所致的步态不稳,除以上提及的药物外,患者还可咨询专业医师是否适合使用美金刚、多奈哌齐等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同时,建议患者遵循医嘱,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风险。
2024-04-01 08:0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从原因上分,一类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另一类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后一类占大多数。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造成: ①生活方式,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精神应力、情绪变化、烟酒嗜好等; ②药物作用,诸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主要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 ④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红斑狼疮、骨髓病等。 此外,血脂(蛋白)的测定可明显受实验室和受检者取血时状况的影响。抽血应在保持平素饮食半个月、禁食12小时后进行,前一天不饮酒和作剧烈活动;正常情况下,血脂(蛋白)水平可有增减10%的波动,实验室允许有3%-5%的变异。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时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 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人的脂肪代谢特点是: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说明脂肪代谢紊乱。肥胖人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在5.2毫摩尔/升以上的可占55.8%。男子在60岁以后,女子在50岁以后,血浆胆固醇水平都将显著升高。 患肥胖病时,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利用减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积累,血脂容量升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容易肥胖。当这类病人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较多或正常时,血浆的甘油三酯升高;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高脂血症就可好转甚至消失。同样,体重下降也能使这些病人的血浆甘油三酯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血脂水平的下降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肥胖者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是十分必要的。
可能疾病: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海洛因肾脏病 脂肪营养不良 高脂蛋白血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血液
豨蛭络达胶囊
化痰活血,熄风通络。本品用于缺血性中风(轻型脑梗塞)中经络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头晕、脉弦滑。
西洛他唑片
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本品能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并可用作上述疾病外科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乐脉颗粒
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布洛芬混悬液
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