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疳证> 疳证的主要病因为过食肥甘

医生回答(1)

林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疳证的主要病因为过食肥甘,治疗需针对饮食不节、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具体病因进行。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1.饮食不节
由于长期食用油腻、甜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食物滞留体内,积聚成痰湿,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可遵医嘱使用健脾消食片、枳实导滞丸等药物改善病情。
2.先天禀赋不足
指小儿受孕时体质差,出生后脏腑功能发育不全,易感外邪侵袭,从而引起疳证的发生。可通过服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调理。
3.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是指身体长时间处于虚弱状态,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脾胃功能受损,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而出现疳证的症状。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辅助改善不适症状,如足三里穴、中脘穴等。
4.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是中医辨证中的一个诊断术语,指的是脾胃功能失调,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痰浊,进一步损伤脾胃,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婴儿健脾散等药物缓解不适。
5.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是指人体精血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使生长发育迟缓,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疳证的发生。建议配合医生通过应用八珍汤加减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具有补气益血的功效。
针对疳证,应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提倡荤素搭配,适当增加粗粮摄入量,以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必要时,还可到正规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以及大便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3-02 21: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