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原因和机制
补充说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原因和机制
a******W 2022-03-23 16:09
肾性骨营养不良 维生素D缺乏 磷代谢紊乱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脏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原因和机制可能涉及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进展以及骨软化症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骨骼健康受损,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当维生素D缺乏时,会导致血钙降低,进而影响骨骼健康。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纠正不足,如阿法骨化醇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钙磷代谢紊乱
钙磷代谢紊乱会影响骨骼矿化过程,导致骨质疏松或其他相关病变。调整饮食结构以增加钙摄入量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增加奶制品、豆类食品等富含钙的食物。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慢性肾衰竭引起的高磷低钙血症所致,此时甲状旁腺为代偿其低钙而出现功能亢进,从而引起继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进行治疗,如骨化醇软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
4.肾脏疾病进展
随着肾脏疾病的进展,肾脏逐渐丧失了调节钙、磷平衡的能力,导致这些矿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异常,进一步影响到骨骼的健康。控制原发病的发展是关键,可以通过减少蛋白质摄入、限制盐分等方式延缓肾脏病程发展。
5.骨软化症
骨软化症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而引起的骨骼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维D钙咀嚼片、碳酸钙D3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生化指标,包括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骨密度检测。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和鱼类,有助于预防和管理肾性骨营养不良。
2024-03-15 10:4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饮食结构以及日照不足等。
可能疾病: 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范可尼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营养科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滴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维生素AE胶丸
用于防治因维生素A、E缺乏而引起的角膜软化症、干眼症、夜盲症、皮肤粗糙角化;亦用于习惯性流产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