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大便有血> 母乳喂养宝宝大便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母乳喂养宝宝大便有血丝可能是感染性肠炎、食物过敏、肠道寄生虫病、新生儿出血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等致病菌侵袭肠道黏膜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和出血。这会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伴随血丝。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可有效抑制致病菌生长,减轻炎症,进而改善症状。
2.食物过敏
由于摄入了蛋白质类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白或者大豆蛋白,这些异体蛋白进入体内后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释放出具有活性的介质,引起机体出现变态反应,导致消化道黏膜水肿、充血以及渗出,严重时会导致糜烂、溃疡的发生,当溃疡面较大且较深时,就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进行止痒治疗,还可以通过服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缓解不适症状。
3.肠道寄生虫病
寄生虫在小肠内繁殖并分泌毒素刺激肠壁,导致局部炎症和损伤,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有时伴有血丝。驱虫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例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驱虫药进行治疗。
4.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是因为维生素K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在轻微外伤或硬纸盒压迫下易发生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瘀斑、血肿,甚至呕血、便血。补充维生素K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通过注射方式给予新生儿维生素K1注射液以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出血症。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毛细血管壁脆弱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反复发生的鼻腔、牙龈、消化道出血。对于胃肠道出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处理。
建议密切观察婴儿的大便颜色和质地变化,如有持续出血或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针对特定病因的进一步诊断测试。

2024-02-06 09: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