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问

神经性尿频可能是由膀胱功能发育不全、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精神障碍、膀胱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膀胱功能发育不全
由于膀胱功能发育不全导致其容量减少、顺应性降低,使患者无法储存足够的尿液,从而频繁排尿。可以通过行为疗法如定时排尿训练来改善膀胱的功能。
2.遗传因素
如果存在家族史,则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的方式影响到下一代,增加患病风险。针对这类原因可以考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3.心理因素
当受到心理刺激时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度过高,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进而出现尿频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行为疗法,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和焦虑情绪。
4.精神障碍
若患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认知、情感以及意志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为思维联想松弛、情感淡漠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情况。此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奥氮平片、利培酮胶囊等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缓解。
5.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膀胱壁炎症,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会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活动,进而引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建议定期监测排尿次数和质量,以评估膀胱功能是否得到改善。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超声波检查或尿流动力学测试,以进一步确定诊断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2024-04-08 04: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