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a******W 2022-03-15 19: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热、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
1.腹痛
腹痛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和痉挛所致。当致病菌侵入肠道时,会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和渗出,甚至出现糜烂坏死,刺激肠壁神经纤维而引发疼痛。腹痛通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腹泻
腹泻是由志贺氏菌毒素导致肠道蠕动增加以及分泌增多所引起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现象。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频率,粪便呈稀水样或含有未消化食物。
3.发热
发热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感染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受到刺激,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发热时,体温升高会引起肌肉紧张和代谢加快,可能导致出汗不畅,从而感到身体不适。
4.脓血便
脓血便是由志贺氏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诱发的肠道组织坏死脱落,同时伴随有白细胞聚集和吞噬作用,形成化脓性病变并伴随出血。脓血便常伴有恶臭,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5.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主要是因为志贺氏菌毒素的作用使得直肠肛门部位的平滑肌强烈收缩,进而引发排便感。患者可能会频繁地想要排便,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的气体或液体,且无法完全缓解这种紧迫感。
针对小儿细菌性痢疾,可以进行常规血液检查以评估感染程度,必要时需做大便培养鉴定病原体。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如口服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等药物。患儿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接触未经处理的生食和水源。
2024-01-27 19:1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病原菌是肠杆菌科志贺菌属(shigella),也称痢疾杆菌(dysenteriae)。该病为小儿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中毒性菌痢是其中最重要的临床类型,可发生频繁惊厥、休克、呼吸衰竭,易发生死亡。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