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核黄疸> 新生儿核黄疸怎么确诊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核黄疸一般指核黄疸,新生儿核黄疸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体征、血清总胆红素检查、血清胆红素动态监测、脑电图检查、黄疸光疗法等方式进行确诊。

1、观察新生儿的症状体征

核黄疸是指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与新生儿溶血、新生儿肝炎、胆道梗阻等因素有关。如果新生儿出现了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可能存在核黄疸。

2、血清总胆红素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检查是诊断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核黄疸的主要依据。如果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超过5mg/dl,可能存在核黄疸。

3、血清胆红素动态监测

如果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出现,在出生后的4~5天达到高峰,在7~10天消退,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核黄疸。

4、脑电图检查

如果新生儿的精神状态比较好,吃奶情况、肌张力、呼吸等情况都比较好,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可以进行脑电图检查,如果脑电图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通常可以排除核黄疸。

5、黄疸光疗法

如果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超过了205μmol/L,并且出现了全身黄疸的情况,可以通过黄疸光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光疗法可以使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可经尿便排出的可溶化合物,从而起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2-03-15 2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