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下肢> 下肢神经源性损害原因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下肢神经源性损害可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原因所引起的。

1、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久坐、久站,可能会导致下肢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下肢神经源性损害。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长期久坐、久站,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2、外伤

如果患者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下肢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姿势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严重,可能会压迫下肢神经,从而引起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腰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先天性椎管发育不全、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红外线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腰椎管狭窄症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导致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加强腿部的保暖,以免因受凉引起腿部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骑车、骑马等,以免导致下肢神经受到压迫,加重腿部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2-03-15 04: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突出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