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肿大的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甲状旁腺肿大的症状包括甲状旁腺激素升高、钙水平增高、消化不良、多尿、肾结石,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甲状旁腺激素升高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会导致甲状旁腺细胞增生和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主要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其作用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当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时,会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促进骨质溶解以提高血钙浓度;同时也会通过肠黏膜增加钙吸收量。
2.钙水平增高
高钙血症通常是由维生素D中毒、恶性肿瘤引起的,此时甲状旁腺受到刺激而增大。高钙血症会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以及肾脏对钙的排泄,使血钙水平上升。钙离子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当血钙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会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情况。
3.消化不良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肾衰竭,会引起胃肠道黏膜水肿、充血,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引发上述不适症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毒素在体内的积累,这些毒素可能会影响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运动,进一步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
4.多尿
若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此时会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等病理改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进而引起多尿的现象发生。多尿是指每日尿量超过400毫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肾小管造成损伤,使其重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尿液浓缩能力减弱,排出更多的水分。
5.肾结石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促进草酸钙结晶形成,从而诱发肾结石的发生。肾结石通常位于肾盂或输尿管内,是由矿物质在尿液中异常聚集形成的固体结晶。这些结晶在局部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最终形成肾结石。
针对以上症状,建议进行血液中的钙、磷、镁等电解质检测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对于确诊为甲状旁腺肿大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核素扫描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手术切除肿大的甲状旁腺组织,如经口颈部切口探查术。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钙食品,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

2024-03-11 08: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