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下肢疼痛> 截瘫下肢疼痛怎么办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截瘫下肢疼痛可以通过针灸疗法、神经阻滞、脊髓电刺激治疗、抗痉挛药物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刺入针灸针来刺激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通常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此方法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下肢疼痛。适合因外伤导致的截瘫患者出现下肢疼痛的情况。
2.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入周围神经周围或附近组织间隙内,使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从而产生止痛效果的一种技术。该措施可减少神经根性及周围性致痛因子对神经的刺激,适用于治疗截瘫引起的下肢剧烈疼痛。需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路径以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3.脊髓电刺激治疗
脊髓电刺激治疗是一种介入性微创手术,在影像引导下将电极植入受损脊髓区域下方,通过外部电源提供微弱电流刺激受损脊髓,启动大脑内的奖赏机制,抑制疼痛信号传递。该措施能够模拟正常神经活动模式,改善受损脊髓的功能状态,适用于长期存在且难以用传统方式控制的截瘫相关下肢疼痛。治疗期间应定期调整电刺激参数以优化效果。
4.抗痉挛药物治疗
抗痉挛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或注射肌松剂如巴氯芬、丹曲林等,旨在缓解因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过度收缩所致的不适感。这些药物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轻下肢痉挛状态;对于部分因创伤后遗症导致下肢持续性痉挛的截瘫患者有较好效果。使用时须监测肝肾功能变化以防潜在毒性反应发生。
在考虑截瘫下肢疼痛的情况下,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加剧肌肉僵硬和疼痛。适当的物理治疗,如被动关节运动和渐进式肌力训练,可在医师指导下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并减轻疼痛。

2024-01-21 18: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截瘫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 症状起因:一、 外伤型:多由脊椎外伤、骨折和脊髓损伤而成。 二、 脊髓压迫型:骨质压迫所致有骨质增生,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手术致伤等。 三、 脊髓变性型:包括脊髓软化、空洞、萎缩多由炎症及压迫型转化所致。

  • 可能疾病: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 瘫痪 胸椎椎管狭窄症 脊柱侧凸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脑外科、骨科、普外科、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