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性病科> 性疾病> 下肢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下肢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下肢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补充说明:下肢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a******W 2022-03-14 17:38

性疾病 间歇性跛行 下肢疼痛 皮肤苍白 下肢 动脉 肌肉 血管 疼痛感 疼痛 缺氧 毛细血管 脚趾 手指 静息痛 支架 烟草 血糖 糖尿病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下肢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皮肤苍白、足部发凉和静息痛,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建议及时就医。
1.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通常由下肢动脉狭窄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所致。当行走一定距离后,肌肉需氧量增加,超过病变血管所能供给的限值时,出现肌肉供血不足。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主要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大腿和小腿之间。
2.下肢疼痛
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诱发炎症反应,从而产生疼痛感。这种疼痛可能集中在腿部,但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尤其是在活动后会加剧。
3.皮肤苍白
皮肤苍白是由于下肢缺血导致局部组织缺氧,毛细血管收缩引起的。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受影响的肢体末端,如脚趾或手指。
4.足部发凉
足部发凉是因为下肢缺血使得足部的血液循环受阻,影响了正常的温度调节功能。患者可能感到足部冰凉,尤其是在冬季或长时间站立后更为明显。
5.静息痛
静息痛主要是由于严重的下肢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远端肢体处于持续缺血状态,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疼痛。静息痛常发生在夜间,因为此时肌肉代谢减慢,耗氧量减少,而病变血管仍存在严重狭窄或堵塞,无法有效改善缺血状况,因此疼痛程度较白天更为剧烈。
针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以评估下肢动脉情况,也可以通过CTA或MRA来详细观察血管结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凝治疗以及经皮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患者应避免吸烟,因为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会进一步损害受损的血管壁,加重病情。定期监测并遵循医嘱,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以预防下肢缺血的发生和发展。

2024-04-22 20: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 症状起因: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

  • 可能疾病: 儿童股骨头坏死 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突出症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老年股骨头坏死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