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女人尿频尿急可以考虑采取生活方式调整、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抗利尿药、植物神经调节剂、抗生素治疗、膀胱扩张术、激光疗法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减少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酒精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减少这些物质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膀胱刺激性,从而缓解尿频尿急的症状。
2.膀胱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来训练膀胱容量,通常从每小时一次开始逐渐延长排尿时间。此方法旨在恢复膀胱对储尿的控制能力,适用于因过度活动而引起的尿频尿急。
3.盆底肌锻炼
采用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加强盆底肌肉力量。增强盆底肌可提高尿道闭合压力,改善漏尿现象;但须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4.抗利尿药
抗利尿激素水平低导致的尿频尿急可通过口服抗利尿药如去氨加压素进行治疗。这类药物能够增加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液量,从而缓解频繁排尿症状。
5.植物神经调节剂
对于由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的尿频尿急,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胶囊等药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此类药物具有稳定神经细胞膜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异常放电,减轻不适感。
建议女性患者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免加重上述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2024-03-03 03: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急

尿急是指不能自控排尿,尿意一来,即需排尿;或排尿之后,又有尿意,急需排尿,不及时排尿,则会尿湿内裤。主要由于尿道、膀胱、前列腺因炎症或异物刺激所致,常伴有尿痛。

  • 症状起因:尿量增加: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由于进水量增加,尿量也会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 炎症刺激: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可能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 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等。

  • 可能疾病: 前列腺痛 急性尿道综合征 细菌性前列腺炎 老年人尿路感染 重度宫颈糜烂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泌尿、肾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