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侯丹 一级心理咨询师 育儿妈妈

提问

遗粪症是指4岁以后的儿童仍不能自行控制大便,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因的一种疾病。本症发病率比遗尿症低得多。国外报道占1-3%,男:女=3.4:1。
  患遗粪症的儿童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当地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所不允许的场合下拉大便。往往是拉在裤子里,且呈反复发作,轻者1月几次,重者1日几次,且无器质性原因,也无腹泻,大便检查正常。
  这类患儿平素胆小、害羞、敏感、不活泼。有的儿童自幼无良好排便习惯,有的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创伤,或者病前曾生过其他重病,有的是由于母子关系不良或家庭不和睦,关系紧张所致。
  在治疗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寻找诱因
  对于因明显心理因素致病的儿童,应积极寻找原因,一旦找到引起遗粪的原因之后,应随即予以排除。对于无法去除的心理因素,或已经消失了的心理因素,应该帮助儿童正确认识,合理对待,以消除它们对儿童的影响。
  排便训练
  应对儿童的母亲进行正确指导,通过母亲来培养儿童正确的排便习惯,并分步骤地加以训练。
  行为疗法
  可采用正强化法,当患儿能正常地排便,不弄脏裤子时,给予表扬、奖励。当仍出现不自主的排便时,不可对其斥责,不可恐吓,而应加以安慰,使其精神放松。
  药物治疗
  对有些患儿,仅仅寻找出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尚不能解决问题,仍有遗粪,对此可应用氯丙咪嗪10-25毫克/天,连用数月,疗效明显。
  预防
  注重孩子的大小便训练是预防的基本措施。
  1、心理辅导。
  2、改善饮食结构,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消除不良情志因素刺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祝宝宝健康!

2009-09-23 21: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儿童遗粪症

遗粪症:又称功能性大便失禁。本症是指5岁或5岁以上儿童,非器质性因素或因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排便障碍,经常反复出现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方解大便,而大便形状正常。本症发病率比遗尿症低得多。国外报道占1-3%,男:女=3.4:1。  儿童功能性遗粪症属排泄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行为问题,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和公认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大大超过其就诊率,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

  • 多发人群:儿童

  • 临床检查:胃肠道CT  便常规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陈梅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唐敏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张晨露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