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的治疗方法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风寒咳嗽的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疗法、三拗汤、止嗽散、杏苏散、清金化痰丸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通过点燃特制艾条,温热刺激穴位来发挥效果,常选穴为大椎、肺俞等。此法可调和气血,缓解因风寒引起的咳嗽。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2.三拗汤
三拗汤由麻黄、甘草、杏仁、桔梗组成,具有宣肺解表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所致咳嗽声重等症状。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降气祛痰;甘草调和诸药。四味合用,共奏宣肺解表之功。
3.止嗽散
止嗽散由桔梗、白芍、百部、荆芥、陈皮、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本品可用于治疗风邪犯肺导致的咳嗽。方中桔梗开宣肺气,百部润肺止咳,配伍荆芥疏风散邪,共同起到止嗽作用。
4.杏苏散
杏苏散由苦杏仁、紫苏叶、前胡、半夏、厚朴、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宣肺解表,理气化痰的功效。方中紫苏叶疏散风寒,苦杏仁降气平喘,两者相须为用,使风寒得散,气壅得降,则喘咳自止。
5.清金化痰丸
清金化痰丸主要成分有浙贝母、知母、天花粉、地黄、麦冬、款冬花、五味子、瓜蒌仁、石膏、黄芩等,具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功效。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气促、胸闷不畅、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腻等症。方中浙贝母、天花粉、瓜蒌仁能清热化痰,麦冬养阴润燥,知母滋阴清热,共奏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之效。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生姜煮水,有助于驱散寒邪,辅助改善咳嗽症状。

2024-03-27 09: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温热 (温病)

温热是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