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畏寒> 畏寒怕冷盗汗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畏寒怕冷盗汗可能是由甲状腺功能减退、肾阳虚、气血不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慢性肾衰竭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减少,因此会出现畏寒、怕冷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
2.肾阳虚
肾阳虚是肾脏阳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和温煦全身脏腑组织的功能衰退所致。此时体内阴盛则生内寒,故而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对于肾阳虚导致的畏寒,可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改善病情。
3.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影响身体的温度调节,引起畏寒、怕冷的感觉。补中益气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可以补充气血,提高身体的抵抗力,缓解畏寒、怕冷的症状。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损伤,导致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以及对寒冷敏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调理,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
5.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患者感到畏寒、怕冷。当患有慢性肾衰竭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透析疗法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针对畏寒怕冷盗汗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必要时,应尽快完善甲状腺功能测定、血常规检查、空腹血糖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4-02-17 02: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怕冷 (畏寒)

人见寒冷则感觉身体发凉,但多穿衣或在室内则不感觉冷,平素较正常人怕冷者即畏寒,是阳虚表现。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