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虚汗盗汗的中药是什么
补充说明:治疗虚汗盗汗的中药是什么
a******W 2022-03-08 15:3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虚汗盗汗的中药包括黄芪、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牡蛎等。由于虚汗盗汗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对于自汗、脱肛、子宫下垂等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凡阴虚阳亢者忌用。
2.浮小麦
浮小麦能敛汗止汗,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症状。凡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导致的汗出不止,不宜使用。
3.麻黄根
麻黄根可作为止汗剂,主治自汗、盗汗等症状。服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对该药物过敏者应禁止使用。
4.五味子
五味子可用于治疗因肺肾不足引起的自汗、盗汗等症状。五味子属于收敛之品,故凡属邪实而正气不虚者均忌用。
5.牡蛎
牡蛎具有滋阴潜阳、涩精止汗的作用,适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本品宜打碎先煎,以增强疗效;但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出现不适情况。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症状。
2024-03-31 20:2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由于体虚或患有某种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如休克、昏厥、结核病等都有出虚汗的症状。盗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往往由于身体无太大的不适而被许多家长忽视。其实儿童盗汗、虚汗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常出虚汗极易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丧失等等。轻的常觉头晕、身软、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睡眠不宁、身体消瘦;重者肌肉抽搐、心慌气短、记忆力下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可见,小孩出汗过多绝不可掉以轻心,应当及时治疗。
症状起因: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具有调节人的体温的作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可散热降温、减少中暑。中医认为,汗是人体内津液受阳气蒸发从汗孔排出的水液。生理性多汗见于炎热的天气、过高的室温、过厚的衣褥或精神紧张等情况。若是无上述情况而出汗过多就不正常了。中医认为,这种多汗乃因虚所致,故有“虚汗”之说。“虚汗”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要症状。其中,若白昼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者称为自汗;若在睡觉时出汗,醒来自止者为盗汗。自汗、盗汗在内科和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病理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也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或病后失养而致。无论自汗还是盗汗,皆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盗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