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憩室出血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肠憩室出血怎么治疗
a******W 2022-03-07 18: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肠憩室出血可以通过内镜下止血、血管介入栓塞、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内镜下止血
内镜下止血通常采用结肠镜检查,在直视下找到出血点并使用电凝、激光或夹闭等方式进行止血。此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出血部位并进行处理,对于小范围的肠憩室出血效果较好。
2.血管介入栓塞
血管介入栓塞通过导管技术将栓塞物质送至出血处,阻断出血来源。该措施针对无法经内镜处理或反复出血的患者,可有效控制严重性较大的出血事件。
3.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旨在选用针对肠道细菌的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感染。由于肠憩室伴随有炎症反应及潜在并发症风险增加,抗感染有助于防止进一步恶化。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途径给予营养补充剂,以满足患者基础代谢需要。该措施有助于维持机体整体功能状态,促进愈合过程,并减少并发风险。
在治疗肠憩室出血的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注意是否有腹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出现。这可能表明存在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此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2-11 07:0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血管壁损害常见于缺氧,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败血症(尤其是脑膜炎球菌败血症)、立克次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蛇毒、有机磷中毒等使毛细血管壁损伤;一些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破裂、毛细血管周胶原减少及内皮细胞连接处分开而致管壁通透性升高;过敏性紫癜时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引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 2.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血小板的正常数量和质量是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的重要因素,血小板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发生漏出性出血,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内广泛性肿瘤转移等均可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某些药物在体内诱发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反应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吸附于血小板表面,使后者连同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所吞噬;一些细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也有破坏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缺陷也能引起漏出性出血,这类疾患很多是先天性的,如血小板功能不全(thrombasthenia,血小板细胞膜缺乏纤维蛋白受体)和血小板颗粒缺乏症(storage pool disease,一种或多种颗粒缺乏,ADP储量因而不足;也可因后天性骨髓巨核细胞受损而发生)时,血小板粘集能力有缺陷;BeRNArd-Soulier综合征(血小板细胞膜缺乏von Willebrand因子的受体)时,血小板不能粘附于胶原纤维,这都可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 3.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Ⅸ(血友病B)、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病)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Ⅳ、Ⅴ、Ⅶ、Ⅹ、Ⅺ等因子的先天性缺乏或肝实质疾患时凝血因子Ⅶ、Ⅸ、Ⅹ合成减少,DIC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等,均有出血倾向。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产科、外科、内科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