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疳证> 疳证的主要病因是

医生回答(1)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疳证的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以及脾胃虚弱。这些因素导致营养物质吸收利用障碍,引起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应着重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1.喂养不当
由于儿童消化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如果家长一味追求营养丰富,盲目增加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量,超过其运化能力,就会导致积滞。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善饮食习惯来缓解,如减少高脂、高糖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指长期或过量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被正常吸收利用而积聚于体内形成疳积。可选用健脾消食类中成药进行调理,如小儿健胃消食片、醒脾养儿颗粒等。
3.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指个体出生时体质较弱,气血阴阳先天亏虚,脏腑功能未健全,后天调护不当则易出现脾胃虚弱,进而影响气血生化,使气血津液匮乏,形体得不到滋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气养血类药物进行调理,如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4.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多由慢性疾病引起,长期患病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度,气血阴阳亏损,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疳疾。治疗应以滋补为主,可遵医嘱服用驴胶补血颗粒、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
5.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进而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输布,导致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进一步发展为疳疾。可以考虑应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其中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参苓白术散则能补脾胃、益肺气。
针对疳证,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和头围等,以及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营养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尿液或粪便分析,以评估孩子的代谢状态和营养状况。

2024-03-12 08: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