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经方治疗肩背疼痛
补充说明:经方治疗肩背疼痛
a******W 2022-03-04 16: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经方治疗肩背疼痛可采取葛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羌活胜湿汤、蠲痹汤、独活寄生汤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葛根汤
葛根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麻黄、葛根组成,通过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解表除湿、舒筋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肩背痛。其中葛根能升发阳气,解除表里之邪;麻黄宣肺解表,疏散风寒;桂枝温通经脉,调和营卫;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生姜散寒发表,助桂枝行阳;大枣益气健脾,调和诸药;甘草调和药性,缓解不适。
2.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防风、秦艽、茯苓、白术、石膏、滑石、知母组成,通过水煎服下。本方主治太阳病误治,转为风湿相搏,肢体酸重疼痛,关节不利,肌肤麻木不仁,恶风微热,汗出,苔白腻,脉濡缓。方中桂枝、芍药合用,一辛一酸,调和营卫,配伍生姜、大枣,既可扶正祛邪,又可调和脾胃;知母滋阴清热,以防桂枝、生姜辛燥伤阴;石膏、滑石清热利尿,使湿从小便而去。
3.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汤由羌活、藁本、川芎、甘草组成,加水煎煮后服用。该方剂具有祛风除湿、解表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因外感风寒所致的肩背疼痛。方中羌活、藁本有较强的祛风除湿功效,且两者均入膀胱经,能上达头顶而下行至足膝,尤善治一身尽痛;川芎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兼可益气。
4.蠲痹汤
蠲痹汤由威灵仙、海桐皮、五加皮、当归尾、赤芍、丹参、牛膝、木瓜、萆薢、桑寄生、杜仲炭、续断炭、补骨脂、防己、茯苓、甘草组成,水煎服。本品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对于风寒湿闭阻所导致的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方中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海桐皮祛风湿、清热;五加皮祛风湿、强腰膝;当归尾活血祛瘀;赤芍活血祛瘀;丹参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木瓜舒筋活络;萆薢祛风除湿;桑寄生祛风湿、止痹痛;杜仲炭补肝肾、强筋骨;续断炭补肝肾、强筋骨;补骨脂温肾助阳;防己祛风除湿;茯苓渗湿利水;甘草调和诸药。
5.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细辛、白芍、熟地黄、当归、党参、白术、茯苓、川芎、肉桂、防风、秦艽、干姜、甘草组成,水煎服。本方具有补血益肝、祛风胜湿、强壮筋骨的功效,对风寒湿邪侵袭机体造成的肩背疼痛有一定效果。方中独活、桑寄生祛风湿、止痹痛;细辛祛风止痛;白芍、熟地黄养血柔肝;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干姜、肉桂温经散寒。
在接受上述治疗时,应确保药物来源可靠并符合中医药理原则,同时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存在的禁忌证。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024-02-02 14:4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荆防颗粒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肾炎康复片
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除余毒。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毒热未清证者,表现为神疲乏力,腰酸腿软,面浮肢肿,头晕耳鸣;蛋白尿,血尿等。
颈痛颗粒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属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症见:颈、肩及上肢疼痛,发僵或窜麻、窜痛。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