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发病情况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包括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足下垂、深感觉丧失、步态不稳,这些症状可能伴随进行性恶化,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评估和治疗。
1.下肢无力
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运动神经元退化,进而影响肢体肌肉功能。下肢无力是由于受损的运动神经传导功能导致肌肉收缩力下降。下肢无力主要表现在大腿和小腿肌肉,患者可能感到腿软、乏力,尤其是在行走时更为明显。
2.肌肉萎缩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神经信号传导受阻,可能导致肌肉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从而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这种症状通常从脚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膝关节以下,表现为肌肉体积减少、皮肤紧张度降低。
3.足下垂
当腓骨肌萎缩症累及到腓总神经时,会导致足背伸肌群力量减弱或者消失,此时会出现足下垂的现象。足下垂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足尖呈现下垂状态,站立时需要踮起脚尖才能使足尖抬起。
4.深感觉丧失
腓骨肌萎缩症会影响脊髓后根的感觉纤维以及周围神经,使得触觉、压觉等深感觉减退或缺失。深感觉丧失通常首先出现在下肢,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麻木、刺痛或失去平衡感。
5.步态不稳
腓骨肌萎缩症会影响到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导致步态不稳。患者在行走时会表现出摇晃、跌倒倾向,特别是在走斜坡或湿滑地面时更为明显。
针对腓骨肌萎缩症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磁共振成像以评估神经病变程度。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矫形鞋垫或支具来支持下肢功能,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利鲁唑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024-03-25 04: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腓骨肌萎缩症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Charcot-Marie-Tooth综合征)

腓骨肌萎缩症(peronialmyoatrophy)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家族性周围神经病,约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慢性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状和体征比较对称,多数患者有家族史。由于以腓骨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故又称腓骨肌萎缩症(peroneal myoatrophy)。根据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所见,将CMT分为Ⅰ型及Ⅱ型,CMTⅠ型称肥大型(hypertrophic type),CMTⅡ型称轴索型(neuronal type)。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