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流口水的烦恼
补充说明:流口水的烦恼
2009-09-01 14:5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流口水的症状可能包括口水增多、口腔异味以及牙齿损伤。
1.口水增多
唾液分泌过多可能是由于某些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等引起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唾液腺活动增加,从而导致口水增多。口水增多可能影响到面部、颈部和衣物,特别是在进食时更为明显。
2.口腔异味
口腔异味通常与口腔卫生不佳有关,也可能是由口臭症、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所致。当口腔内细菌滋生并分解食物残渣时,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异味的气体,从而产生口腔异味。口腔异味主要来源于口腔内部,包括舌头、口腔黏膜和牙齿表面。
3.牙齿损伤
牙齿损伤可能是因为外伤、咬合不当、长期磨耗等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会导致牙齿结构受损,容易出现裂纹、缺损等问题,进而引发疼痛和不适感。牙齿损伤通常发生在牙齿表面,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组织。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进行口腔检查、X光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来确定具体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避免食用过热或过硬的食物,以减少对口腔的刺激。对于口水增多的情况,可考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口服抗组胺药来缓解症状;而口腔异味则需要加强口腔清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
2024-07-16 09: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口涎外溢又称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症状起因: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么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否则就不一定有问题。 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后又出现流涎,则要观察小儿有无哭吵、发热,再看看口颊粘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以便进行治疗。 咽喉中的腺样体肥大,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常须张口呼吸。吞咽口水的动作较少,口水外溢的情形较常发生,便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