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非感染性发热> 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包括

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包括

发病时间:不清楚

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包括

补充说明: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包括

a******W 2022-03-03 15:12

手术 非感染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 神经 发热 脱水热 创伤 布洛芬缓释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片 脱水 针灸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包括术后吸收热、中枢性发热、神经源性发热、脱水热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些病因引起的发热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术后吸收热
术后吸收热是由于体内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通常这种发热不会超过38℃,且多数患者可在一周内自行缓解。
2.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局部组织损伤刺激了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其功能异常所致。这种情况需要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处理,如用湿毛巾敷额头、腋窝等部位。
3.神经源性发热
神经源性发热是指由外伤、手术等因素导致机体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进而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产热增加。针对此病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脱水热
脱水热主要是因为手术时体液丢失较多,导致身体处于脱水状态,从而影响散热。对于此类患者,可通过补充电解质溶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改善不适症状。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进而引起体温调节失衡,导致发热。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指导通过针灸的方式来进行调理,比如合谷穴、太冲穴等。
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排除感染可能。

2024-04-08 20: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非感染性发热

非各种传染病引起的,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 症状起因:(1)无菌性组织损伤及坏死产物性发热:如大手术后、骨折、大面积烧伤、X线照射后的机械、物理性损伤;脾破裂、消化道出血、血管阻塞引起的心、肝、脾等内脏梗塞或肢体坏死;溶血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组织坏死等。 (2)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主要见于异种蛋白性发热,如注射马血清等;药物热,如磺胺类、巴比妥类、青霉素、碘酊等药物过敏;输血或输液的热原反应,以及各种预防接种疫苗等。 (4)产热、散热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因广泛性疤痕、广泛性皮炎、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鱼鳞癣或包盖过严( 多见于小婴儿)所致的散热障碍及大量失血、失水引起脱水热等。 (5)中枢性发热:如中暑、安眠药中毒、脑溢血、颅骨骨折、脑震荡等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以及婴儿体位中枢调节功能失常等。 (6)致热类固醇性发热:如周期热、肾上腺癌、慢性肝炎、肝硬化、原胆烷醇酮治疗肿瘤时的发热。 (7)其它:如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可引起发热。某些少见病如眼口生殖器脂膜炎、肉芽肿疾病等均可引起发热。

  • 可能疾病: 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杂合性白血病 继发性白血病 肝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