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纤维蛋白原偏高的原因
补充说明:纤维蛋白原偏高的原因
a******W 2022-03-02 18:05
纤维蛋白原 遗传性纤维蛋白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慢性肾病 肝硬化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纤维蛋白原偏高可能是由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肾病、肝硬化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纤维蛋白原合成增加。针对该病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2.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
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通常由炎症感染引起,会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进而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纤维蛋白原。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导致红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此时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身体会代偿性的提高凝血因子水平,以防止出血的发生。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采用静脉放血的方式降低血液黏稠度和容量负荷。
4.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受损,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液体,导致水分潴留和水肿。为了对抗水肿,身体会通过增加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来增强血液的粘稠度。控制血压是治疗慢性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常用的降压药包括硝苯地平缓释片、氢片等。
5.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合成、解毒、分泌等功能均发生障碍,导致纤维蛋白原合成增加。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改善病情。
建议定期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糖尿病的情况。
2024-01-24 09:3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严重患者可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出血、梗塞等。
氨甲环酸片
本品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慎用本品。本品尚适用于:①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肝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②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 ③人工流产、胎盘早期剥落、死胎和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④局部纤溶性增高的月经过多,眼前房出血及严重鼻出血;⑤用于防止或减轻因子VIII或因子IX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的出血; ⑥中枢动脉
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综合症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养肝片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