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原因
补充说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原因
a******W 2022-03-01 18:2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可能是由术后外伤、术后免疫抑制、术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术后外伤
术后外伤可能导致角膜上皮损伤、伤口感染等,进而引起眼内炎症。因此,在术后需要特别注意眼部卫生和保护,避免碰撞和摩擦眼睛。
2.术后免疫抑制
术后免疫抑制降低了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能力,易导致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侵入眼内而引发炎症。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如减少用药剂量或者更换药物种类。
3.术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应答,降低眼球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增加发生眼内炎的风险。对于存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风险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眼压并采取适当的降眼压措施。
4.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从而诱发眼内炎的发生。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
5.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
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使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耐药性细菌滋生,增加继发感染的可能性。针对这类情况,医师会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减少抗生素使用量或更换为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此外,术后患者需注意观察眼部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及时复诊。必要时,可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力测试以及眼部超声波检查进行诊断。
2024-04-08 20:5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多发人群:儿童、老年人
典型症状: 视力障碍 瞳孔变白 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 眼压升高 眼球调节功能减退或消失
临床检查: 视力障碍 瞳孔变白 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 眼压升高 眼球调节功能减退或消失
治疗费用: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苄达赖氨酸滴眼液
早期老年性白内障
那特真那他霉素滴眼液
5%的那他霉素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微生物引起的真菌性睑炎、结膜炎和角膜炎,包括腐皮镰刀菌角膜炎。如同其他类型的溃疡性角膜炎那样,应根据临床诊断、涂片和角膜乔片培状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来确定真菌性角膜炎开始及持续治疗的时间。如有可能,应当在体外确定那他霉素抗有关的真菌的活性。单独使用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尚未确定。
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综合症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丹参酮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