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是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黄斑裂孔可能是由外伤、高度近视、视网膜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
外力作用于眼球可能导致眼内压力突然变化,进而导致黄斑区组织损伤。对于由外伤引起者,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2.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比正常人更长,因此更容易发生黄斑部退化和变薄,从而形成黄斑裂孔。针对高度近视引起的黄斑裂孔,可通过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
3.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变性会导致局部薄弱区域,这些区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黄斑裂孔。对于存在视网膜变性的患者,可使用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水平会导致毛细血管壁变得脆弱,易于破裂。当这些破损的毛细血管位于黄斑附近时,可能会导致黄斑裂孔的发生。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疗法等方法控制血糖水平。
5.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前膜是一种纤维增生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向后牵拉视网膜,最终导致黄斑裂孔。对于有症状且视力受损明显的患者,可考虑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去除异常组织并预防进一步并发症。
建议定期进行眼部体检,特别是对于患有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1-31 00: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 (视网膜前膜)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idiopathic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增生性疾病,表现为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形成及其收缩导致的继发性改变。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有缓慢进展的视功能损害。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