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成功率
补充说明: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成功率
a******W 2022-03-01 18:2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成功率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取决于感染的真菌类型和药物敏感性。常用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那他霉素。建议在确诊真菌性角膜炎后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药物敏感性测试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1.氟康唑
氟康唑适用于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该药物能够抑制细胞膜生物合成。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本品,严重免疫缺陷者长期大量使用本品时应严密监测可能发生的神经系统毒性。
2.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可用于多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机制是通过干扰真菌固有代谢过程来发挥抗菌活性。对于驾驶及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尚未进行研究,但临床经验表明,对大多数接受大剂量口服给药的患者不会产生影响。
3.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主要用于耐受性氟康唑治疗失败或者对氟康唑耐药的侵袭性曲霉病以及由足癣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此药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须遵循医嘱;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4.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主要针对严重的真菌感染。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类化合物相结合,形成孔道,导致细胞内重要的物质外流,从而杀死真菌。本品需静脉滴注,且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肾功能等。
5.那他霉素
那他霉素用于治疗由念珠菌属及其他酵母菌属所致的内眼手术后预防真菌感染。其可抑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进而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并导致细胞死亡。建议妊娠期妇女仅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考虑使用本品。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眼部清洁干燥,以减少感染风险。
2024-02-28 14:1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mycotic 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一般均有诱发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角膜外伤。另外,眼表疾病,特别是泪液的异常、隐形眼镜的配戴以及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真菌性角膜炎并非少见。在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1年中,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在年龄与职业上,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多发人群: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典型症状: 真菌感染 细菌感染 角膜灼伤刮伤 角膜溃疡 睑结膜充血露出黄色脓块
临床检查: 真菌感染 细菌感染 角膜灼伤刮伤 角膜溃疡 睑结膜充血露出黄色脓块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