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帕金森> 帕金森> 小脑共济失调与帕金森的区别

小脑共济失调与帕金森的区别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脑共济失调与帕金森的区别

补充说明:小脑共济失调与帕金森的区别

a******W 2022-02-25 14:30

共济失调 帕金森 帕金森病 肌强直 震颤 小脑性共济失调 颤抖 肌肉僵硬 静止性震颤 眩晕 呕吐 运动障碍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小脑共济失调与帕金森病的区别在于运动迟缓、肌强直、震颤、共济失调以及姿势平衡障碍。
1.运动迟缓
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运动迟缓通常表现为精细动作的协调障碍,如写字时字迹颤抖、难以控制笔势;而帕金森病患者则表现出缓慢的启动运动和明显的运动减少。
2.肌强直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包括肌强直的症状;而帕金森病常伴随肌强直,即感到肌肉僵硬或紧绷,尤其是在四肢。
3.震颤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会出现静止性震颤;而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经历静止性震颤,特别是在手部。
4.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涉及站立不稳、眩晕和呕吐等症状;而帕金森病不包括这些症状,但可能伴有步态障碍和其他运动障碍。
5.姿势平衡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会导致明显的姿势和平衡障碍;而帕金森病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姿势和平衡障碍。
无论是小脑性共济失调还是帕金森病,都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摄入,确保充足的蛋白质供应,以支持神经功能和身体恢复。

2024-04-02 21: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帕金森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特发性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

适用药品

多巴丝肼片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天麻钩藤颗粒

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用于治疗肝阳上亢高血压等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