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崩> 尿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尿崩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缺乏、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颅内肿瘤、脑外伤、感染性脑膜炎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缺乏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神经垂体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其作用是通过提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来减少尿量。当抗利尿激素缺乏时,肾脏不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导致尿液过度排出。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可用于补充体内缺失的抗利尿激素,如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等。
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增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增强,进而引起尿崩症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精氨酸加压素类似物进行治疗,如鞣酸加压素注射液、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等。
3.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或侵犯下丘脑区域,干扰了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从而影响尿液浓度和排泄,出现尿崩的症状。对于确诊为颅内肿瘤的患者,可遵医嘱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开颅肿瘤切除术、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等。
4.脑外伤
脑外伤可能导致下丘脑受损,影响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功能,引发尿崩症。针对脑外伤患者的治疗通常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外科手术方式以及相应的术后管理。
5.感染性脑膜炎
感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软脑膜所致的炎症性疾病,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可能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崩发生。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改善不适症状。
建议关注日常饮食中钠的摄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应定期进行血液电解质检测和尿液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2024-04-02 06: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由Schwartz于1957年首先报道,乃因抗利尿激素(ADH,即AVP)或类似抗利尿激素样物质分泌过多使得水的排泄发生障碍所致,改变以低钠血症为突出表现。SIADH是抗利尿激素(ADH)未按血浆渗透压调节而分泌异常增多,致使体内水分储留、尿钠排出增加,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除严重颅脑损伤、颈髓损伤、严重颅内感染以及脑血管病急性期(10%~14%)外,还有恶性肿瘤和肺部肿瘤等等。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