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同吃的好处
补充说明: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同吃的好处
a******W 2022-02-19 21:02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同用有脾胃虚弱所致症状改善、食欲增加、消化功能提高、营养吸收增强、气血调和等好处。如果需要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脾胃虚弱所致症状改善
归脾丸具有养血安神、健脾补气的功效;而补中益气丸则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两者合用可有效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症状。通过滋养血液、安神定志来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症。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2.食欲增加
归脾丸中的黄芪、白术等中药成分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补中益气丸中的党参、炙甘草也有类似的功效。上述药物可以协同作用于肠胃系统,改善消化功能,从而提升食欲。
3.消化功能提高
归脾丸中的茯苓、远志等药材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补中益气丸中的陈皮、枳实同样具有理气消食的作用。这两味药合用可以增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进而提高消化吸收效率。
4.营养吸收增强
归脾丸中的龙眼肉、大枣等食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补中益气丸中的当归、川芎也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通过补益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身体获得更多的营养供给。
5.气血调和
归脾丸中的当归、熟地黄等中药材能够补血养血,而补中益气丸中的柴胡、枳壳则能疏肝解郁,二者合用可达到调和气血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可通过服用补血类药物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种药物均属于补益剂,因此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上火等问题。同时,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脾胃的负担。
2024-01-26 00:46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有一些小孩面黄肌瘦,这并不是小孩本身营养不良造成的,而已因为他们脾胃虚弱导致的。小孩脾胃虚弱一般没什么食欲,不喜欢吃东西。会有以下 1、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 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2、饮食不节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3、不合理的用药 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过食寒凉 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1]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
西沙必利片
1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道不适,但X线、内窥镜检查阴性的症状群,特征为早饱、饭后饱胀、食量减低、胃胀、过多的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的主诉(上腹部灼痛)。2胃-食道反流,包括食管炎的治疗及维持治疗。3与运动功能失调有关的假性肠梗阻导致的推进性蠕动不足和胃肠内容物滞留。4为恢复结肠的推进性运动,作为慢性便秘病人的长期治疗。
安神补脑液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西沙必利胶囊
1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道不适,但X线、内窥镜检查阴性的症状群,特征为早饱、饭后饱胀、食量减低、胃胀、过多的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的主诉(上腹部灼痛)。2胃-食道反流,包括食管炎的治疗及维持治疗。3与运动功能失调有关的假性肠梗阻导致的推进性蠕动不足和胃肠内容物滞留。4为恢复结肠的推进性运动,作为慢性便秘病人的长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