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尿崩症是什么症状不会想喝水

尿崩症是什么症状不会想喝水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崩症是什么症状不会想喝水

补充说明:尿崩症是什么症状不会想喝水

a******W 2022-02-17 18:17

尿崩症 多尿 口渴 尿比重 尿频 抗利尿激素分泌 排尿 肾脏 增高 神经 垂体 抗利尿激素 膀胱 睡眠质量 利尿 脱水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尿崩症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夜间尿频,患者不会感到口渴,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多尿
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缺乏作用,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从而出现多尿的症状。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且尿液量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每天尿量超过2500毫升。
2.口渴
由于尿崩症患者的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导致尿液中的溶质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使血液中的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前部神经垂体中枢产生并释放加压素。加压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被浓缩而变少。尿崩症患者感到口渴是因为身体试图通过饮水来补充因多尿而流失的水分。
3.尿量增加
当患有尿崩症时,肾脏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留在体内,导致尿液快速流经肾脏,进而导致尿量显著增加。尿量增加是尿崩症的主要特征之一,患者可能会频繁地排尿,甚至每小时尿量超过3-4升。
4.尿比重降低
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作用,无法有效调节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液稀释,从而降低尿比重。尿比重低反映了尿液中溶解物质含量较低,这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所致。
5.夜间尿频
夜间尿频可能与膀胱容量减小有关,因为尿崩症会导致大量尿液排出,使得膀胱难以储存足够的尿液。尿崩症患者由于持续的多尿症状,在晚上会多次醒来排尿,影响睡眠质量。
针对尿崩症的症状不需额外饮水的情况,建议进行血电解质检查、尿液分析以及禁水-加压素试验等以评估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利尿药物如去氨加压素片,对于先天性的原因则需要进一步的基因检测。患者应保持规律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并定期监测尿量和电解质平衡。

2024-03-28 07: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适用药品

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1、本品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服用本品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2、本品用于治疗6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鞣酸加压素注射液

本品维持时间较长。用于治疗尿崩

氢氯噻嗪片

1.水肿性疾病 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硬化腹水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的钠、水潴留。 2.高血压 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3.中枢性或肾性尿崩。 4.肾石症 主要用于预防含钙盐成分形成的结石。

卡马西平片

1.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癎)、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上述两种混合性发作或其他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对典型或不典型失神发作、肌阵孪或失神张力发作无效。2.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亦用作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也可用于脊髓痨和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痛、患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以及疱疹后神经痛。3.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可单用或与锂盐和其它抗抑郁药合用。4.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可单用或氯磺丙脲或氯贝丁酯等合用。5.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