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结合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补充说明:结合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a******W 2022-02-16 17:24
结合胆红素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黄疸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结合胆红素偏高可能是由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受损后,其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2.胆汁淤积性黄疸
由于肝内或肝外胆管出现梗阻,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上升。这种情况会导致胆汁回流入血液,引起皮肤瘙痒和巩膜黄染。对于胆汁淤积性黄疸,可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类药物缓解不适。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体内胆红素产生量大于肝脏处理能力,此时会出现暂时性的胆红素偏高现象。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多晒太阳促进胆红素代谢。
4.母乳喂养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以将胆红素转化为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胆红素的重吸收和肠肝循环,从而进一步加重胆红素的潴留。轻度的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停用母乳,重度者应暂停母乳喂养3~5天。
5.溶血性黄疸
当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时,就会形成溶血性贫血,此时会产生大量的间接胆红素,超出肝脏的转化能力,进而使总胆红素浓度增高。溶血性黄疸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道系统的情况。
2024-03-18 23:3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托尼萘酸片
胆囊及胆管组织所发生的功能性和炎症性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道功能紊乱);肝内胆汁淤积及黄疸;胆囊术后综合症;以及因胆汁分泌功能不良,进食脂肪及或饱食后引起消化不良性疼痛的预防性治疗;肝炎及肝炎后综合症的辅助治疗;胆道胆囊造影的X光显影增强剂。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胁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