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
补充说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
a******W 2022-02-16 17: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抗利尿激素通过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发挥维持水平衡、调节钠离子平衡、调控血压、影响脑功能以及促进水重吸收的作用。该激素通过提高尿液浓度来减少尿液产生,进而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起到保水的作用。如果体内存在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建议咨询医生以排除相关的疾病。
1.维持水平衡
抗利尿激素通过其受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上的受体,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的排出。这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平衡,防止脱水或水肿。
2.调节钠离子平衡
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提高血浆钠浓度。该作用有助于调节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3.调控血压
抗利尿激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升高血压的效果。但这种效果通常较为短暂,主要是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局部微循环压力变化所致。
4.影响脑功能
抗利尿激素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下丘脑分泌加压素,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该作用可缓解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症状。
5.促进水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能够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并释放出一种称为水通道蛋白的蛋白质分子,该蛋白位于肾小管壁上,能够协助水分子从尿液中返回血液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原尿浓缩”,它使得经过肾脏过滤后的液体变得更加浓缩,从而减少了尿液的产生量。
需要注意的是,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可能会导致水中毒或低钠血症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任何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药物前,应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
2024-03-05 16:0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多发人群:青少年
典型症状: 头晕 疲劳 失钠多于失水且血清钠浓度低 脱水热 眼花
临床检查: 头晕 疲劳 失钠多于失水且血清钠浓度低 脱水热 眼花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