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可能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症状,这可能是高血糖状态长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适当治疗。
1.高血糖状态长期存在
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分子持续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增高,水分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移动,使细胞水肿。这种水肿称为高渗性脱髓鞘改变。控制高血糖是防治高血糖状态引起的神经损伤的关键。患者可通过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2.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是因为其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导致脂质沉积于动脉壁形成斑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以及适量运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3.高血压
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长期血压过高会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进而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常用降压药有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片等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血压,缓解不适症状。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内壁出现脂肪沉积和炎症反应,导致管腔狭窄或堵塞,从而影响心肌供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导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重新开通,恢复血流。
5.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微血管栓塞,进一步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可用于预防血小板过度活化引起的微血管栓塞。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早期发现并处理高血糖状态,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视力模糊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等辅助诊断。

2024-03-06 06: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消渴)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