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拔牙> 拔牙缝合一直出血怎么办

拔牙缝合一直出血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拔牙缝合一直出血怎么办

补充说明:拔牙缝合一直出血怎么办

a******W 2022-02-10 16:29

拔牙 出血 口腔 生理盐水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维生素K 氨甲苯酸 纤维蛋白溶解 阿莫西林胶囊 头孢克肟分散片 黏膜充血 水肿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拔牙缝合后持续出血可以通过压迫止血、缝合线拆除、口腔清洁、止血药物、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压迫止血
首先用消毒纱布轻压伤口5-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压迫止血是通过增加局部压力来减少血液流动,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此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因此可作为首选方案。
2.缝合线拆除
如果患者有缝线残留导致持续出血,则需前往医院由医生拆除缝线。缝线拆除后,局部组织暴露于外界环境,可能会刺激血管壁引起微小破损而引发渗血。一般情况下,这种轻微的渗血无需特殊处理,随着时间会自行停止。
3.口腔清洁
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多次漱口,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进而减少出血风险。
4.止血药物
若上述措施无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类药物如维生素K、氨甲苯酸等进行止血处理。止血药物能够补充体内的凝血因子或者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存在的禁忌证。
5.应用抗生素
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抗生素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防止继发性感染发生,有利于控制炎症反应,减少因炎症引起的黏膜充血水肿而导致的渗出增多,降低出血概率。
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进食过硬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2-02 02: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