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子宫出血> 子宫出血中医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子宫出血中医治疗可采取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艾灸疗法、穴位贴敷、饮食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补血、止血功效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等来缓解子宫出血的症状。这些药材能够改善体内血液循环,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出血量。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约30-60分钟。针灸可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状态;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而言,此法有助于稳定月经周期并减轻出血量。
3.艾灸疗法
将艾条悬置于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上,使局部温热而不感到灼痛为宜,在特定腧穴上方回旋施灸。艾灸能起到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还能够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进而达到止血目的。
4.穴位贴敷
选取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将适量药粉与酒调成糊状后外敷于选定部位。该方法利用药物透皮吸收原理,在体表相应穴位处发挥其行气活血及祛湿止带的功效,从而达到辅助治疗效果。
5.饮食疗法
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食红枣、阿胶糕等食物。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有助于改善贫血的现象发生。
子宫出血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此外,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更年期女性,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2024-02-11 00: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子宫出血

凡由调节生殖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均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西医按卵巢功能紊乱程度不同分为有排卵功血(黄体功能障碍)和无排卵功能(卵泡期功能障碍。)

  • 症状起因:无排卵性功血原因是促性腺激素或卵巢激素在释出或调节方面的暂时性变化,机体内部和外界许多因素诸如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和气候骤变以及全身性疾病,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也可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而导致月经失调。 排卵性月经失调常由黄体功能不足引起。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 可能疾病: 子宫内膜癌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性不孕 子宫恶性肿瘤 崩漏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妇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