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溶解酶会导致皮肤坏死吗
补充说明:溶解酶会导致皮肤坏死吗
a******W 2022-01-17 14: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溶解酶不会直接导致皮肤坏死,但过量使用可能增加风险。
溶解酶通过分解透明质酸来发挥作用,若使用不当或过量,会导致局部组织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皮肤坏死的情况。
在注射溶解酶时,如果操作不当、剂量控制不准确或者选择的产品质量不佳,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引起皮肤坏死的现象。
因此,在接受溶解酶注射前应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以降低风险。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2024-01-15 06:2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皮肤坏死是指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疱以及皮肤坏死,真皮微血管有血栓形成改变。 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粒细胞血管炎(recurrent cutaneous necrotizing eosinophilic vasuclitis)是以全身性红色丘疹、出血性丘疹、血管性水肿、风团性斑块、黏膜炎、牙龈炎、全秃等。偶有环状红斑、水肿性损害及水疱的皮肤血管炎。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考虑由嗜酸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的黏附分子能使嗜酸粒细胞不断得到补充。嗜酸粒细胞在内皮细胞处与细胞素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型(VCAM-1)相结合,通过整合素晚期活性抗原4型(VLA-4)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型(ICAM-1)对嗜酸粒细胞移往内皮细胞起重要作用。通过嗜酸粒细胞释放白细胞五烯、C4及血小板致活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通过颗粒蛋白的释放,导致嗜碱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而产生病理变化。病理主要为真皮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病理可见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坏死,整个真皮有嗜酸粒细胞浸润,有轻度或白细胞碎裂现象。真皮一般正常,偶见表皮内水疱或有嗜酸粒细胞浸润。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血管壁及血管周围的细胞内外,均有主要基本蛋白与来源于嗜酸粒细胞的神经毒素大量沉积,并可见真皮中,特别在血管周围有肥大细胞(用肥大细胞胰蛋白酶染色) 增多。电镜检查可见小血管壁及内皮细胞有异常,有嗜酸粒细胞及游离的嗜酸性颗粒的黏附,并可见损伤的内皮细胞。嗜酸粒细胞可见胞质颗粒及细胞器丧失,核的染色质溶解。内皮细胞的异常有核固缩,细胞肿胀,线粒体破坏,细胞膜破裂等。在胶原束之间有变性大嗜酸粒细胞及游离的颗粒。用免疫过氧化酶染色,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有VCAM-1沉积,并有VLA-4阳性大嗜酸粒细胞黏附。真皮浅表累及血管VCAM-1呈强阳性。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皮肤病
注射用糜蛋白酶
为蛋白分解酶,具有分解肽链作用。能清洁化脓创面、溶解脓液和坏死组织,助长肉芽组织生长,对眼睫状韧带有选择性松解作用。与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合用治疗各种炎症、溃疡、脓肿、血肿、脓胸、中耳炎及白内障摘除等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1.骨质疏松症:(1)早期和晚期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例如:皮质类固醇治疗或缺乏活动。为了防止骨质进行性丢失,应根据个体的需要适量地摄入钙和维生素D。2.伴有骨质溶解和/或骨质减少的骨痛。3.Paget’s病(变形性骨炎),特别是伴有下列情况的病人:(1)骨痛;(2)神经并发症;(3)骨转换增加,表现在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和尿羟脯氨酸排泌增加;(4)骨病变进行性蔓延;(5)不完全或反复骨折。4.由下列情况引起的高血钙症和高钙危象:(1)继发性乳房癌、肺或肾癌、骨
丹参颗粒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及心脑血管循环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心肌缺血、记忆力减退等症;1.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状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代谢和心肌耗氧;2.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使动脉粥硬化患者减少血栓或微血栓形成;3.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硬化形成;4.调节心脏机能,强心减轻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