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的区别在于病原体、症状、传染途径、潜伏期以及治疗方式。1.病原体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而鼠疫的病原体为鼠疫杆菌。2.症状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眼眶痛和面部水肿等。鼠疫的症状则包括高热、剧烈头痛、全身疼痛和皮肤出现黑色脓包等。3.传染途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动... [详细]
-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出血点,以及肾功能衰竭,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1.发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病原体作用下,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引发持续高热。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初期,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不适感。2.头痛由于感染后炎症因子刺激脑... [详细]
-
流行性出血热是可以治愈的。与大多数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一样,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主要支持对症治疗。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证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是做好三早,积极的到医院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或就近治疗,肾功能衰竭、出血和感染也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所以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全康复。坚持晚期诊断,充分利用各种监测手... [详细]
-
你好出血热的主要表现症状会出现有高热出血,眼眶痛,腰痛。和出现肝脾肿大等主要表现症状的。出血热主要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建议有出血热感染的患者,这个一定要隔离住院接受治疗的,早期感染者,这个经过正规治疗也是可以得到康复的。
-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鼠类为主要的传染源。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热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病死率高达20%~90%。早期合理的治疗预后良好,如果体内病毒量高、出现严重的感染、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差。
-
通常IgM抗体在发病后第7天出现,持续不间断不间断2~3月,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者也可诊断。igm是一种急性期的抗体,阴性说明近期没有感染,igg抗体是一种恢复期抗体,阳性说明以前有过感染。
-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一般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可能是接触到了病毒感染的患者导致的,需要注意居家隔离。同时也需要注意多喝水,多排尿,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的恢复。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有... [详细]
-
流行性出血热,也称为肾综合征和出血热,由大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出血、血液冲洗、低血压休克和肾损伤。传播途径是动物源性的,接触动物的血液、唾液和尿液,所有这些都可能被感染。目前,我国相对较小,非洲有许多这种情况。
-
抗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弱阳性可能不严重,但需密切监测。IgM抗体是机体初次感染时产生的,其弱阳性可能表示近期接触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但病毒载量较低或机体免疫反应尚未充分激活。此时,密切监测症状变化和病毒载量,避免接触高危人群和环境,及时就医是关键。如果IgM抗体滴度持续上升或出现其他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
-
(1)治疗发热:以抗病毒、防渗出、防出血为原则。(2)低血压(休克)期治疗:积极补充血容量,同时对微循环障碍、酸中毒、心功能不全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尽快恢复血压,并在4小时内达到稳定。(3)少尿症的治疗:当尿量小于500ml/d时发生少尿。为便于早期治疗,平均每小时尿量30毫升为少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稳定体内环... [详细]
-
按照传染疾病乙级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按照5期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的综合治疗。物理降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可以在发烧期间使用。当低血压休克发生时,应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溶液、葡萄糖盐水、血浆、蛋白质等。如果有少尿,可以静脉注射利尿剂(如速尿)。
-
刚果出血热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区别在于病原体类型、传播途径、潜伏期、临床表现以及易感人群。1.病原体类型刚果出血热由埃博拉病毒引起,而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前者是单股负链RNA病毒,后者为双股RNA病毒。2.传播途径刚果出血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空气飞沫及血液传播,而流行性出血热则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食物以及直... [详细]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g弱阳性可能无害,但需密切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g弱阳性表明曾经接触过该病毒,但目前病毒载量较低或处于恢复期。虽然这种情况通常无害,但应密切观察是否有症状出现,如发热、头痛、肌肉痛等,以确保病情没有恶化。建议定期复查抗体水平,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避免再次感染。
-
流行性出血热有传染性,但并非所有人群都会被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人通常因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物品或食物而感染。汉坦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开始繁殖并引发免疫反应,此时具备了传染给其他个体的能力。对于与患者密切接触且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人群而言,其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在面对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时,... [详细]
-
流行性出血热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计数:第1~2病日多属正常,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0)×109/L。(2)白细胞分类: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颗粒。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
流行性出血热
共
31
个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问题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