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泻可以考虑使用胃蛋白酶、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制剂、口服补液盐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1.胃蛋白酶胃蛋白酶通过口服给药,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促进消化吸收。此药物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进而缓解腹泻。2.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非处方止泻药,患者可按医嘱服用。本品能吸附病原体及... [详细]
-
胃蛋白酶1水平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但其浓度不能作为诊断胃癌的依据。若担心胃癌,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活检等专业检查以确定诊断。胃蛋白酶1的检测主要是用于评估胃部功能是否正常,其正常范围受年龄的影响,新生儿为100-200μg/L,1岁以内为50-150μg/L,1-3岁为20-100μg/L,3-6岁为10-60μ... [详细]
-
缺少胃蛋白酶的症状可能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和腹泻,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消化问题,建议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1.上腹部疼痛缺乏胃蛋白酶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可能由胃部不适引起,也可能辐射至周围区域。2.腹胀由于胃蛋白酶分泌不足,可能导致食物滞留于肠道内... [详细]
-
一般考虑可能是跟慢性胃炎有关系,可能是内分泌存在问题,需要做好细致的药物修复调理,同时以后需要注意好饮食,也可以通过今幸小金瓶来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病发生。
-
胃蛋白酶原有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两种分型,胃蛋白酶原比值是(PGI/PGII)。胃蛋白酶原的比值的正常值是大于或等于7.5。比值是3.0-7.5,反应胃内可能有幽门螺旋杆菌或者胃粘膜糜烂、溃疡,建议胃镜检查。比值小于3.0,反应胃腺体的分泌功能特别不好,腺体萎缩,萎缩性胃炎或者胃癌的风险... [详细]
-
胃蛋白酶原1偏高可能源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损伤,进而影响胃蛋白酶原的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主要由主细胞在胃酸的作用下裂解而形... [详细]
-
胃蛋白酶原1高有可能会是胃癌,胃癌早期的现象有:早期上腹胀痛、钝痛、隐痛,恶心,食欲不怎么好,嗳气和消瘦等。进展期腹痛,呕吐,呕血和黑便,腹泻,咽下困难。晚期身体力气不足,腰背疼,进食困难。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姑息性手术,内镜黏膜切除术,腹腔镜下局部切除等。
-
胃功能三项检查,胃蛋白酶原2,主要是用于胃部疾病的辅助诊断,可以反映胃黏膜腺体的功能状态,具体情况还需要咨询医生进行了解。胃功能三项检查主要是用于胃部疾病的辅助诊断,可以通过对胃液分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胃酸分泌的情况等进行检查,有利于了解胃部的功能状态,可以判断胃黏膜是否存在病变的情况。胃蛋白酶原是胃液中的一种糖蛋... [详细]
-
胃蛋白酶高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胃蛋白酶的合成和释放。过多的胃蛋白酶会损伤胃壁细胞,引起炎症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 [详细]
-
胃蛋白酶原2水平偏高可能是由于胃黏膜损伤引起的,但具体原因需进一步排查。胃蛋白酶原2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合成和分泌,其水平偏高通常反映了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修复过程,这多是由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导致的胃黏膜受损所致。此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胃蛋白酶原2升高。因此,建议定期监测... [详细]
-
复方胃蛋白酶散为药物通用名,商品名称一般为佳福。复方胃蛋白酶散是一种助消化药,主要成分为胃蛋白酶与淀粉酶。复方胃蛋白酶散的用法是口服,具体剂量需按年龄分组:周岁以下一次0.75g,1-3岁一次1.5g,三岁以上一次3g,一日2次。在使用复方胃蛋白酶散时,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操作。该药主要... [详细]
-
血清胃蛋白酶11正常值一般是40-60U/ml。胃蛋白酶原11增高有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长期精神紧张造成,但也不排除是过度疲劳或者酗酒导致,同时和胃部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按照医生的吩咐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
胃蛋白酶原1偏高通常不严重。患者出现偏高的现象,通常是胃炎或者胃溃疡引起,只要积极进行相关治疗,通常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发现胃蛋白酶原1偏高,需要去医院消化内科做胃镜检查。如果确诊是胃炎引起,则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药物进行相关治疗。患者平时需要注意腹部保暖,防止病情加重。
-
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它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键上,其主要分解产物是胨,产生多肽或氨基酸较少.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为2.随着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即降低,当pH升至6以上时,此酶即发生不可逆的变性.
-
胃蛋白酶原比值高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胃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导致胃黏膜受损,进而影响胃蛋白酶原的合成和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减轻胃部炎症反应,促进胃... [详细]
胃蛋白酶
共
667
个关于胃蛋白酶的问题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