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临床上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电泳位置在α1和α2-球蛋白之间,血清中约90%的铜原子与铜蓝蛋白结合。一般认为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一部分由胆道排泄,尿中含量甚微。当考虑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时,需要检测铜蓝蛋白含量,肝豆状核变性与铜代谢异常有关,与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 [详细]
-
铜蓝蛋白测定需要2天。铜蓝蛋白的关键就是抽血检测铜蓝蛋白含量比较高,这个时候要考虑是否出现传染的问题。很可能是体内有炎症,或是某些疾病,如肝炎、骨膜炎和肺结核。如果检查出铜蓝蛋白含量低的话,则可能存在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一般认为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一部分由胆道排泄尿液中含量甚微,那就是铜蓝蛋白缺乏症。
-
如果儿童体内的铜蓝蛋白数值是0.207,那就不正常。因为儿童体内的铜蓝蛋白数值大概在300~650mg/L之间才是正常的。如果这个数值放在成年人身上就是正常的。因为成年人体内的铜蓝蛋白数值在150~600mg/L之间就是正常的。铜蓝蛋白也就是大家知道的铜氧化酶。通过对铜蓝蛋白的检测可以有效了解患者得肝肾疾病的情况。
-
铜蓝蛋白0.17不正常,属于低铜蓝蛋白。铜蓝蛋白水平低可能是由于人体铜代谢异常,导致肝豆状核变异,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腹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去医院做腹腔镜检查,可以做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脑CT,可以服用药物进行除铜治疗,平时应该吃低铜食物,饮食也要注意清淡,不要饮酒。
-
铜蓝蛋白偏低经过积极配合医治是可以恢复的。铜蓝蛋白由肝脏细胞分解,具有抗氧化剂、氧化镁活性的效果,归属于一种糖蛋白。铜蓝蛋白偏低临床普遍于: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消化消化吸收阻碍等疾病造成。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是诊疗该疾病最有价格的目标。
-
铜蓝蛋白测定对某些疾病如肝,胆,肾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铜蓝蛋白免疫扩散法的正常值:新生儿:10~300mg/L(1~30mg/dl)。6个月至1岁:150至500mg/L(15至50mg/dl)。1至12岁:300至650mg/L(30至650mg/dl)。>12岁:150~600mg/L(15~60mg/d... [详细]
-
张心海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心海 主任医师
擅长:化内科。乙肝、消化性溃疡、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胆石症等,如中医脾胃病如噎嗝、呃逆、嗳气、反胃、呕吐、厌食、胃痛、腹痛、泄泻、便秘、黄疸、胁痛、鼓胀、水肿;西医消化病,如返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急慢性肠炎、急慢性各型(甲、乙、丙)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胆管结石等疑难杂病。各种早中晚期肿瘤如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肺癌等,各种早、中、晚期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胆癌、胰腺癌、肠道癌、肺癌、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及其手术、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如呕吐、骨髓抑制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疗效满意。
肝豆病,医学上称为肝豆状核变性。该病需要根据家族史、临床现象及各种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其中,蓝质蛋白属于一类非常重要的生化指标。确切数字应该是肝豆状核变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2008年,《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指南》建议蓝质蛋白低于50mg/l,这是诊断该疾病的有力证据。
-
铜蓝蛋白0.19g/L不正常,属于低值范围。铜蓝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具有运输、储存铜离子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当铜蓝蛋白降低时,可能会导致铜离子代谢异常,引起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针对铜蓝蛋白偏低的情况,需要排除是否存在遗传性铜代谢疾病或其他潜在的肝脏疾病的可能性。铜蓝蛋白水平的... [详细]
-
铜蓝蛋白0.16不正常,属于降低的情况。铜蓝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体内具有运输铜离子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当铜蓝蛋白水平下降至0.16g/L时,可能是由于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如Wilson病,此时铜蓝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导致铜蓝蛋白含量减少。此外,其他疾病状态如肝硬化、肝炎等也可能影响铜蓝蛋白的... [详细]
-
铜蓝蛋白低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与后天获得性的肝脏疾病或其他因素有关。铜蓝蛋白低若为天生的,则通常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先天性铜代谢障碍,使铜蓝蛋白合成减少。而如果是由后天获得性的肝脏疾病引起,则主要是由于肝脏受损导致铜蓝蛋白合成减少所致。铜蓝蛋白低还可能与其他肝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铜蓝蛋白的合成减... [详细]
-
铜蓝蛋白0.16属于偏低的情况,但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及症状来评估。铜蓝蛋白是一种在肝脏中合成的蛋白质,具有运输铜离子的功能。其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铜蓝蛋白偏低可能是由于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或肝病引起的,此时可能会导致铜离子积累,进而引发神经系统病变。若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协调能力下... [详细]
-
铜蓝蛋白低不能自愈,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铜蓝蛋白低可能是遗传性铜代谢障碍、肝硬化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会导致铜离子代谢异常或合成减少,进而影响铜蓝蛋白的浓度。因此,铜蓝蛋白低不能自愈,需要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来改善。此外,如果患者在检查前存在酗酒、药物滥用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铜蓝蛋白暂时降低,但通常通过停止酒精摄... [详细]
-
铜蓝蛋白高可能提示体内铜元素代谢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蛋白质,在肝脏合成后进入血液,主要功能是运输铜离子。当铜蓝蛋白水平升高时,通常意味着体内的铜元素处于较高水平,可能是由于肝胆系统疾病导致铜元素排泄障碍所致。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角膜浑浊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出... [详细]
-
铜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铜蛋白,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铜还是某些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血浆中的铜大部分与球蛋白结合形成铜蓝蛋白,对红细胞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测定血清铜可知体内是否缺铜.血清铜(Cu)正常值:男11.0-22.0微摩/升(70-140微克/分升);... [详细]
-
这个很有可能是肝肝豆状核变性,医生应该是经过很多检查才确定的,这种少见的病,往往是排除很多病才确定的,之所以眼中没有KF环等阳性体征,是因为您发现的比较及时!这种疾病因为少见,很多人都误诊了,等到很严重时才明确,往往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铜沉淀在神经会损伤智力,导致残疾等,您目前的发现比较早,药物治疗效果也是挺好的!
铜蓝蛋白
共
646
个关于铜蓝蛋白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